今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北半球自此日后昼长夜短。“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春天真的来啦!

春分节气有三种物候现象:
一候玄鸟至,
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即表示,天气回暖,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衔草含泥开始筑巢。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加,雷声开始出现,发出隆隆的声响,闪电也常会伴随着雷声出现在天空中。
春分后,虽严寒已去,气温回升明显,但冷空气仍会不时造访,昼夜温差较大,降水增加,风多且强,可能出现大风或沙尘天气,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物。人们在此时应该顺应节气养生,做到慎起 居、避风寒、调饮食、适运动等,以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衣着以“下厚上薄”为宜。根据寒热适当增减,做到“勿寒极,勿太热”,衣服应宽松柔软,顺应春天生发舒展的特性。
运动以“内外调和”为宜。户外运动尽量选择在上午太阳完全升起到下午落日之前,日间气温比较适宜,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清晨和傍晚应尽量选择室内活动,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饮食以“寒热均衡”为宜。切忌大寒大热,多食些应季的蔬果,如荠菜、春韭、春笋、草莓、樱桃、菠萝等。
情志以“宣泄有度”为宜。脏腑功能逐渐活跃,加上气候多变,人体的内环境也会随之变化,情绪波动比较大。此时要特别关注自己的情绪,找到合理的方式宣泄、抒发情感,及时调整心态,调神养气。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2025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水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有助于维持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应每天足量、主动喝水、少量多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水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具体饮水量可参照下表。
不同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寒冷、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我们身体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饮水温度不宜过高,我们机体口腔和食管表面黏膜的温度一般为36.5~37.2℃,建议饮水的适宜温度在10~40℃,65℃ 以上的热水是“2A类致癌物”,会造成口腔和消化道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要注意身体活动前、中和后水分的摄入,可分别喝水100~200ml,以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
此外应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家里不储存含糖饮料,日常不把饮料当做水分的主要来源,建议用白水替代含糖饮料,白开水纯净无添加,省钱又健康!记住下面的饮水口诀,让我们正确饮水!
主动喝,别等渴;
多白水,少糖祸;
温水好,烫水躲;
这一年,水润过!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3]健康中国.今日春分 | 养生注意这4点,让您身心保持好状态![EB/OL]. https://mp.weixin.qq.com/s/HDPong4I2G6by55ziu2yXA. 2022-3-20.
[4]中国营养与健康.春分节气话饮食.[EB/OL]. https://mp.weixin.qq.com/s/rzcuatsD2LPEUI45i9b92g.2024-3-20.
环境健康与公共卫生所 张可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