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推进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人员交叉培训,提升基层专业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立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现场流行病学骨干人才队伍,天津市持续全力推进全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2024年10月21日,天津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班第六期正式启动,国家疾控局传防司领导、天津市疾控局副局长杨光明、传防处处长李少刚、天津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傅衍勇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市区级疾控系统及各级医疗机构的52名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将开启为期七个月的培训实践活动。
杨光明副局长作开班讲话,他指出,天津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自2021年至今已举办五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现场流行病学骨干,为全市疾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培训纳入了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将有力推进医防融合发展,提升全市公共卫生工作水平。他要求各位学员要高度重视此次培训,认真参训,遵守纪律,切实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学有所获。
培训首日,项目特别邀请国家疾控局传防司领导同志和部分省份专家讲授《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的制定意义和医防融合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明确医防机构职责任务。项目后续还将邀请中国疾控中心、兄弟省份疾控机构及我市相关高校公共卫生专家围绕公共卫生监测、监测数据分析、数据质量核查等方面进行授课。
全市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领导指导下由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本次培训学员共52名,覆盖我市区级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和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培训全周期为七个月,采取“干中学”的培训模式,包括分阶段集中理论学习6周,以及与实际工作结合的现场实践22周,为推动我市医防协同发展和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