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Baidu
map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工作动态 >> 健康提示
营养健康,如何拒绝甜蜜的诱惑,适量摄入添加糖
2024-08-22 08:57  来源: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营养健康

  如何拒绝甜蜜的诱惑

  适量摄入添加糖

  人类对甜味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甜食总能使人心情愉悦。添加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若是抵挡不住甜蜜的诱惑,过量摄入会造成身体超重肥胖,引发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并且加速衰老,危害巨大,所以我们一起看看如何适量食用添加糖吧。 

  知识点添加糖是指在加工食物或饮料的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类,比如在做菜时加入的白糖或咖啡中加入的方糖。白糖、红糖均属于添加糖,同时也包括化工合成的与糖类具有同等热量的甜味剂,如玉米糖浆。

  过量摄入添加糖及制品的危害

  过量摄入添加糖及其制品,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它易导致体重飙升,增加超重肥胖风险,进而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损害健康。其次,糖分易残留在口腔易滋生细菌,腐蚀牙齿,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1]。再者,长期高糖饮食会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也构成威胁。此外,糖分还会加速皮肤衰老老化,导致皮肤暗沉、松弛,影响美观。更为严重的是此外,过量糖分摄入还可能影响人的情绪,增加抑郁风险。因此,为了自身健康,应合理控制添加糖的分摄入,保持口味清淡、均衡饮食。

图片

  常见的添加糖及制品有哪些?

  常见的添加糖及其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白糖、红糖、冰糖、蜂蜜、枫糖浆等甜味剂,以及糖果、巧克力、冰淇淋、蛋糕、饼干等甜品,还有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果汁、奶茶等。

  如何控制添加糖的摄入?

  添加糖不能提供丰富的营养,主要提供热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人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烹饪过程少加糖:家庭烹饪过程炒菜做饭时少放糖,尝试用辣椒、柠檬、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

  外出就餐巧点菜:适量或尽量少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用白开水、淡茶水代替饮料: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无糖食品能随便吃吗?

  按照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2011)[2]的规定,无糖是指每100毫升(或克)液体(或固体)食品中含糖量低于0.5克。食品中的糖是不可能完全去除的,所以即使成分标注无糖,也未必真的不添加糖,“无糖”只意味着其中的含添加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无糖食品虽不含常见单糖与双糖,如蔗糖、葡萄糖等,但常含糖醇替代品,并非完全无热量。其碳水化合物成分在体内可转化为能量,且部分产品可能添加油脂增味,过量摄入仍致热量过剩。此外,无糖食品过量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及肠道不适,尤其对糖尿病患者和肠道敏感者需谨慎。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无糖食品在加工时虽然不额外添加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但是其加工所用的食物原料是淀粉、淀粉水解物或糊精等,它们在体内经过分解也会产生葡萄糖,对血糖有不小的影响,如果配料表上排在前三位的是淀粉、糊精、果葡糖浆,就说明这份食物中这三种含量最多,吃的时候要计入碳水化合物的总量,以免升高血糖。市面上还有些假的“无糖食品”,它们只是声明“不添加蔗糖”,但是却添加了白砂糖或麦芽糖,白砂糖和蔗糖属于同一种糖,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有的甚至用食用糖、糖精代替蔗糖,以此蒙蔽消费者,这样的无糖食品都不是真正的“无糖”。 

  因此,食用无糖食品应适量,并结合个人健康状况。购买时,需细查配料表、营养标签,了解实际成分与热量。总之,无糖食品并非无限制食用,合理摄入是关键,以确保营养均衡与健康。

图片

  知识加餐,我们用勺子来量化食物的添加糖含量

  朋友们,如果我们实在无法知道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我们可以用茶匙来直观估算。注:1茶匙=4克添加糖

图片图片

  4块夹心饼干含添加糖=6茶匙x 4克/茶匙=24克

图片图片

  1瓶260克的大果粒酸奶=9茶匙x 4克/茶匙=36克

图片图片

  1碗100克草莓冰淇淋=5茶匙x 4克/茶匙=20克

  参考文献

  [1]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年~2025年)[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9,29(04)

  [2]《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2011)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