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轮转,冬去春来。随着气温回升,食源性疾病即将进入多发期。因此,日常饮食中也要更为关注食品安全,警惕以下常见食物引发的食源性疾病。
毒蘑菇中毒
蕈类常称蘑菇,属于真菌植物。其中,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不易区别,常因误食而中毒。在家庭经常发生的食源性疾病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采食野生蘑菇中毒。毒蘑菇中毒常发生于春、夏季。有毒成分主要为胃肠毒素、神经精神毒素、溶血毒素、肝肾毒素、类光过敏毒素。毒蘑菇靠肉眼是很难分辨的,民间流传的辨别方法,许多并不靠谱。毒蘑菇中毒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避免中毒的最好方法是不采、不买、不吃来路不明和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河豚中毒
“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季河豚味道鲜美,但由于其含有剧毒,民间自古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引起河豚中毒的成分为河豚毒素,其含量在卵巢中最高。中毒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急速而剧烈,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四肢无力、发冷、口唇、指尖和肢端知觉麻痹等症状。因此,大家要认识到野生河豚有毒,不要食用。此外,应避免自行捕捞食用野生河豚或不明来源的河豚鱼。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霉变主要是由于甘蔗在不良条件下长期储存,如过冬,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霉变甘蔗的质地较软,瓤部色泽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浅棕色,闻之有霉味,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真菌及毒素。其中3-硝基丙酸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霉变甘蔗中毒常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2-3月为发病高峰期。为预防此类中毒,应学会识别霉变的甘蔗,不买、不吃霉变甘蔗。
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龙葵素,食用后可引起咽部瘙痒、发干、胃部灼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选购马铃薯时,应尽量选择光滑圆润、颜色均匀、无绿色的鲜薯,切勿选择长嫩芽、肉色深灰或有黑斑的冻伤或腐坏的马铃薯;食用时,要去皮并挖去有芽眼部分,以免发生中毒。
食用有毒野菜中毒
俗语说“春食野,夏吃苦”,挖野菜是春游踏青必不可少的项目,如果误食有毒山野菜或加工不当的山野菜,容易引起中毒,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有毒野菜有苍耳子、老公银、毒芹、曲菜娘子、野生地、狼毒草、龙葵、商陆等。因此,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的区域(如污水排放地、公路边、垃圾填埋场等),不采、不吃不认识的品种。购买野菜应在正规市场、超市选购,尽量选择本地种植、具有多年食用历史的野菜。
苍耳子,又名耳科。全棵有毒,幼芽及种子的毒性最大,吃后可造成死亡。
毒芹,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
老公银,又名蛇床子、萝卜。叶和根都有剧毒,吃后可造成死亡。
龙葵,又名苦葵、天茄子、山海椒等。食用后出现面红、口干、谵妄等类阿托品中毒症状。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