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进入冬季,我国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会屡屡发生。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约有6000多人发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一氧化碳来源
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碳的不完全燃烧。如果通风不畅易导致中毒,因此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冬春季,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为事件高发月份,次年4月明显回落,季节性分布特点与我国北方冬春取暖季节基本一致,且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居多,原因多为燃煤取暖、吃炭火火锅、围炉煮茶、烧烤、汽车排气系统一氧化碳泄露、洗澡过程中煤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等有关。
二、一氧化碳的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属于窒息性气体,较高浓度时能使人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危害人体的脑、心、肝、肾、肺及其他组织,甚至电击样死亡。中毒症状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型。
1. 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2.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嘴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
3. 重度中毒,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面色苍白成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经抢救侥幸存活者可有严重合并症及后遗症。
三、一氧化碳的预防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减少煤炭的使用,常检查天然气泄漏等。生活中常见的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包括:
1. 在使用煤炭、木炭等作为取暖或食物烹饪方式时,一定要打开排风扇,门窗不得完全关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 不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不要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的烟气排放口应与室外大气直接相通,不得排放到室内烟道和封闭式走廊,也不得与空调进风口相邻。
3.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灶具,确保安全无泄漏。
4. 开车停驶中,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不要过久地使用空调。在行驶中,也应经常使用外循环,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5. 有条件时,应在可能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的生活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EB/OL]. http://www.nhc.gov.cn/yjb/s3585/200804/c3d126e3f4ea402aa6929ae58dc96139.shtml.
2. 张博, 王明连, 薛冀州, 侯晓涛. 《室内环境卫生学》[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环境健康与学校卫生研究所 赵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