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全市上下将“四个最严”要求逐级落实到预防接种单位,巩固和完善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长效机制,将预防接种各项工作抓实、抓细。
一、推进全程追溯,保障疫苗流通安全
《疫苗管理法》实施以来,为实现疫苗全程可追溯要求,天津市组织对原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平台升级改造,实现了疫苗追溯从“批号”到“追溯码”级别转变的功能升级,疫苗流通环节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还联合天津市药监部门开发了对公众开放查询功能的平台。
二、开通线上预约,助力公众便捷接种
本年初,天津市将线上预约纳入党的主题教育实践中,积极推进全市统一线上预约功能开发,受种者或儿童家长可通过“天津预防接种”公众号进行预约,线上自助建档或绑定已有档案,自助预约可接种疫苗,查看预接种疫苗详情、接种时段等,实现预约接种精准化。
三、开放在线查验,入托入学自助办理
传统的接种证查验需要儿童家长到接种门诊现场完成“验讫”操作,不但给门诊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也给儿童家长带来了不便,往往因时间、距离等因素导致查验工作进展延误。今年上半年,天津市正式在公众服务平台、接种门诊现场自助查询终端等多渠道开放了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功能。学生家长只需在公众号上绑定儿童个案后,即可在线上办理预防接种证自助查验证明,并导出查验结果。该功能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查验、催种补种的工作效率和接种报表的准确率,也大大提升了各方对查验工作的管理效率和群众的体验感。
四、实现专业突破,建立接种规培机制
2019年初,为更好地迎接《疫苗管理法》,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天津在全国率先实施预防接种规范化操作培训,制定基地和师资遴选标准,通过自愿申报、资质审核和专家认定最终确定三家规划化操作培训基地和14名规培师资。经过了两期培训的经验总结和专家论证,基地运转更加成熟:严格人员准入条件,保障了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拍摄沉浸式示教视频,夯实理论基础;建立360°的专家小组、基地、师资、学员互评自评,保证培训质量;组织培训后效果评估,及时查漏补缺。目前基地已培训预防接种工作人员1216人,覆盖了80%的门诊人员。人员接种操作技术更加规范,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加强,免疫规划整体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五、打造疾控品牌,提升专业科普形象
以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为契机,推出“疾控福尔摩斯”人物形象,以此制作免疫规划疫苗、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等多系列短视频,推动全民接种共享健康。其中新冠疫苗接种宣传视频获2021年新时代健康科普征集大赛“动漫类优秀作品”,并被新华社、津云等多家媒体转发,累计播放量达100万以上。同时在2023年推出“天津免疫规划”logo,并以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哪吒”为原型推出卡通吉祥物,创造视觉化标识符号,用于天津市各预防接种门诊标牌及预防接种周边宣传品制定,通过特定形象及色彩设计,提高天津市免疫规划整体形象。
六、完善智慧化建设,预防接种服务再升级
天津市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配置,突出重点,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在全市范围内推进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完善疫苗冷链设备智能化升级,实现了健康询问、知情告知等内容的无纸化、电子化,改善接种服务环境,全面提升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实现预防接种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与服务,使广大群众能够就近享有安全、便捷、舒适的预防接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