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单位简介 工作动态 机构组成 党群工作 科研发展 防病知识 政务公开
  
Baidu
map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机构组成 >> 环境健康与学校卫生研究所 >> 综合信息
环境卫生设施仍未覆盖24亿人口,阻碍全球卫生状况的改善
2015-08-12 00:00  来源:

有关水与环境卫生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最终进展报告

    2015年6月30日 ¦ 日内瓦 ¦ 纽约 -在一份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设施方面落实情况的追踪报告中,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出警告,尽管在提供安全饮用水方面取得的成果促进了儿童生存和健康,但在改善环境卫生设施方面止步不前将使已取得的成果大打折扣。

    这份题为《在环境卫生和饮用水方面的进展:2015年最新情况及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评估》的联合监测项目报告称,在全世界有24亿人(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仍然没有使用上改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厕所),这其中包括9.46亿随地排便的人。

    “这些数据的真正含义是,关注不平等状况应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项目主管桑杰•韦杰塞克若(Sanjay Wijesekera)说。“目前全球的情形是最富裕的人群先行动起来,只有在他们获得改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后,最贫困穷的人群才会开始迎头赶上。如果要在2030年前实现环境卫生设施的全覆盖,我们需要确保最贫困人群的环境卫生状况能够尽快得到改善。”

    获得改善的饮用水水源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已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自1990年以来,约26亿人获得了改善的饮用水水源,现在全球人口的91%已经享有改善的饮用水,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增长中。例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5年来已有4.27亿人获得改善的饮用水水源,这相当于平均每天有4.7万人获得改善的饮用水水源。

    儿童生存状况因此得到显著改善。在15年前,每天有超过2000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于由不安全饮用水、较差的环境卫生设施或个人卫生习惯导致的腹泻,现在这一数字已经下降到每天1000名以下。

    而另一方面,改善环境卫生设施的工作进展受到阻碍,原因包括对促进人们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活动投入不足,缺乏适合贫困人口使用的低价产品以及接受甚至鼓励随地排便的社会风气依然盛行。

    尽管自1990年以来,全球约21亿人使用上了改善的环境卫生设施,但距离实现相应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仍有近7亿人的缺口。现在全球人口中仅有68%使用改善的环境卫生设施,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所设定的77%的目标低9个百分点。

    “如果不能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水源的质量将受到影响,还会有很多人因患上经水传播的和与水有关的疾病而死亡。”世卫组织公共卫生与环境司司长玛利亚•奈拉(Maria Neira)博士表示。

相关信息

帮助信息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版权与免责声明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越道6号   电话:022-24333453   邮编:300011
津ICP备11005889号-4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385号  网站技术支持:津云(022-23601701)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Baidu
map